上禮拜應該是選舉過後媒體記者們最忙碌的一週,
除了這幾個月來的例行公事每天下午兩點的疫情記者會
還有娛樂圈沸沸揚揚的豬青&豬蝶戀,
再來就是周末發生的林森錢櫃大火事件。
在錢櫃大火相關新聞當中,
有一則播報吸引住伊娃的耳朵:
「一名竹科工程師打給媽媽的最後一通訣別電話...」
看完這一則新聞伊娃心裡有些酸澀,
腦中開始思考著...
當最接近死亡時,會打給誰?
此時此刻,你的腦海中浮現的聲音主人是誰呢?
反過來想另一件事,
我們身處的公共場所安全措施真的是安全嗎?
這起大火事件也開始引發北市許多地方的公共安全議題討論,
大家瘋狂討論著北市公共場所的的安檢是否都符合規定的同時,
在評論與八卦之前我們能先將自身的避難知識補足,
確保未來若不幸遇到相同事件,
不是只能祈求老天爺跟上帝,期待好運降臨.
第一:往下跑或躲包廂
正確火場逃生應是往下跑或躲回原樓層的房間,
若尚未竄出濃煙,逃生路線未受阻隔,應以最快速度從逃生樓梯離開,最重要的是請往下跑,
因為濃煙都是向上累積,時間越久上層的煙只會越來越濃,溫度只會愈來愈高。
若已經竄出濃煙,或停電導致摸黑,立即關閉包廂門並用濕毛巾、衣物塞住門縫,避免濃煙竄入,有窗戶就立即打開窗戶,等待救援。
第二:關閉空調開關
在很多火場中,空調往往是火災煙熱蔓延的路徑,當馬達還在運轉時,更會加速煙的流動,所以一定要關閉空調。
另外,出入公共場所第一件事,先觀察安全門梯的位置,和確定關閉空調的方法,這樣在危機來臨時才有機會保住小命
第三:打119
請趕緊打119通知受困的位置(例如包廂號碼)及人數,
目前燃燒情形為何?該如何配合消防隊作業?
希望我們都能夠快快樂樂出門,平平安安回家